臨渭區董楊村村民正在介紹獼猴桃高枝牽引技術
“今年一畝地收入預計也是2萬元左右,全村獼猴桃總產值將達到6000萬。”臨渭區陽郭鎮高李村黨支部書記李皎全笑著說道,靠著獼猴桃,當地村民發了財,致了富。
目前,臨渭區獼猴桃種植面積為9.7萬畝,年產量10.5萬噸,全產業鏈價值25億元,主要分布在陽郭鎮、豐原鎮、三張鎮和向陽街道辦等區域,是陜西東部最大的獼猴桃產業基地。“臨渭獼猴桃”作為區域公用品牌,被越來越多的群眾所熟知。
千峰聳翠、層巒疊嶂,因地處秦嶺北麓,茂盛的植被和優越位置使南塬深處的臨渭區陽郭鎮成了一座名副其實的“天然氧吧”,更為這里發展獼猴桃產業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
7月5日,記者走進高李村悅農塬獼猴桃高質高效示范園。迎著晨光,踱步在示范園內,彎腰抬頭,一顆顆果形均勻、毛茸茸的獼猴桃在葉子下悄悄探出腦袋,任人欣賞。
“我們的口號是力爭三年打造全省最生態有機的獼猴桃產業園。”面對前來參觀的人,高李村黨支部書記李皎全手握話筒,底氣十足地說道。
李皎全的底氣源于當地獼猴桃的品質。2016年,在高李村發展獼猴桃的起步階段,他跑遍全國6個省、33個獼猴桃種植地,將當地取樣的土壤、水、果實等送到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與陽郭鎮的樣本進行對比化驗。最終實驗證明,臨渭區陽郭鎮是全國獼猴桃的優生區之一。
回來后,李皎全發展獼猴桃高質高效示范園的底氣更足了。2022年,李皎全建成渭南悅農塬獼猴桃高質高效示范園,占地面積100畝,采用開溝改土、增施有機質等措施,一次性栽植成園,品種為瑞玉,采用最新的大棚架型,通過一桿兩蔓整形、牽引架整枝、人工授粉、果園生草等技術,實現了3年結果、5年豐產。2021年-2022年連續畝產量達到2250公斤,畝產值近2萬元。2021年-2022年,高李村新栽、改栽獼猴桃果園800余畝,主要推廣獼猴桃優質高效栽培技術,高李村也成為“品質優良、技術規范、質量可索源”的獼猴桃示范基地,中國瑞玉獼猴桃“第一村”。
“今年一畝地收入預計也是2萬元左右,全村獼猴桃總產值將達到6000萬元。”李皎全笑著說道,靠著獼猴桃,當地村民發了財,致了富?,F在,高李村7個自然村,共有土地4300余畝,而獼猴桃高標準果園就有2319畝。
在距離高李村不遠處的陽郭鎮董楊村的獼猴桃示范園里,記者看到,一座座獼猴桃傘形高拉牽引棚架上,藤蔓枝葉蔥郁茂密,果實飽滿,空氣中淡淡的果香撲面而來。
“傘形高拉牽引棚架形成立體架面,不僅增加了果園通風透光性能,提高了果品產量和品質,而且充分發揮了獼猴桃藤蔓攀緣生長習性,通過牽引使枝條無阻礙、快速順暢生長,實現水肥高效利用,提高標準化生產水平,節約勞動力。”說起園區獼猴桃種植的特點,董楊村黨支部書記董雙武滔滔不絕。
“我們書記特別喜歡鉆研,前些年去周至、戶縣等地的獼猴桃高質高效示范園學習,回來就不斷革新咱的管理技術,還免費給村民推廣,咱們的獼猴桃品質好了,銷售價格也不低。瑞玉每斤5.5元左右,翠香每斤5元左右,徐香每斤4.2元左右。”村民董小平說。
據悉,董楊村獼猴桃高質高效示范園建于2017年,占地50畝,2020年開始推廣高枝牽引等技術。2022年獼猴桃畝產量達到5000斤,畝收益超過1.6萬元。
“今年,咱們依托臨渭區陽郭鎮董楊村股份經濟合作社,向社員推廣獼猴桃高枝牽引技術500畝,實施果園‘統一生產技術、統一果園管理、統一產品銷售、統一采收標準、統一投入品管理’,估計畝產量在5500斤,目前已全部被西安市一家企業預定,畝產值在2.5萬元左右。”董雙武如是說。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目前,臨渭區獼猴桃種植面積為9.7萬畝,年產量10.5萬噸,全產業鏈價值25億元,主要分布在陽郭鎮、豐原鎮、三張鎮和向陽街道辦等區域,主要栽培品種有徐香、翠香、瑞玉、紅陽等,是陜西東部最大的獼猴桃產業基地。今年以來,臨渭區按照市、區高質高效示范園創建標準,從面積、品種等方面,指導改造低質低效果園2.1萬畝,新優品種推廣面積0.6萬畝。
如今,“臨渭獼猴桃”作為區域公用品牌,被越來越多的群眾所熟知,一顆顆小小的獼猴桃已然成為了當地村民增收致富的“金果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