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記者從潼關縣有關部門了解到,為更好賦能鄉村振興,該縣做大特色產業,繪就鄉村振興新畫卷。
做好黃金大文章。潼關首飾城上百家店面鱗次櫛比,直接從業人員600余人,全年交易量17.5萬噸,年銷售額突破20億元,年接待游客30萬人。延伸黃金產業鏈條,建成潼關縣精礦粉現貨交易服務中心,著力打造“一帶一路”國內最大精礦粉國際貿易集散地。
把特色軟籽石榴產業作為農民增收、農業增效、鄉村振興的主導產業來抓。出臺了《關于加快推進軟籽石榴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潼關軟籽石榴產業發展規劃》,制定發布了《軟籽石榴系列標準》,在農產品檢驗檢測中心建成省級“雙認證”實驗室,完善了農產品質量追溯體系,培育出“岳瀆紅苗木”新品種,組建了潼關軟籽石榴技術服務團隊。目前,全縣發展軟籽石榴4.6萬畝,年產值可達1.2億元。
把發展壯大肉夾饃傳統產業作為縣域經濟轉型發展的重要突破口,通過“政府牽頭、企業帶動、品牌引領、社會參與、市場運作”發展模式,推動潼關肉夾饃從小店小吃到產業化的轉變。截至目前,全國潼關肉夾饃實體店鋪發展至2萬余家,帶動就業10萬余人。全縣建成肉夾饃工廠13家,生產線40條,日生產速凍餅200萬個,年產值10億元,走出了一條“小而專、小而精、小而強”的縣域經濟轉型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