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觀摩現場
7月5日,全市柿果全程機械化生產技術示范觀摩會在富平縣舉行,示范和推廣了柿果全程機械化生產機具和技術。市農業農村局黨組成員、市農機中心主任閆曉宇講話,市、縣農機中心主要負責人、農機化生產工作負責人和業務骨干,富平縣農業農村局、果業中心、薛鎮和到賢鎮主要負責人以及當地柿子種植大戶和合作社負責人參加會議。
在大方天璽柿園綜合體里,與會人員參觀了柿子生產加工車間和柿子博物館,了解了富平縣在柿子機械化種植、加工、銷售等方面的設備和關鍵技術。會議現場展示了果園管理機、除草機、枝條粉碎機、果園植保機、果園升降平臺、無人機等5大類20余臺(套)綠色高效化農機裝備。在中農陜西實業農服中心,工作人員介紹了農機作業、秸稈綜合利用、農資供應、植保技術、土壤修復、測土配肥、水肥一體化、藥械一體化等農業全程機械化服務的情況。
與會人員紛紛表示,此次觀摩為各縣(市、區)農業機械化生產提供了技術參考,他們將圍繞農業機械化全過程、農機裝備綠色智能化發展趨勢,開展各類技術培訓、技術推廣活動,著力推動本地農業全程機械化高質高效轉型升級。
據了解,富平縣柿子栽種面積36萬畝,掛果面積18萬畝,柿子產量28萬噸,加工柿餅7萬噸,全產業鏈價值65億元,從事柿子產業的農民約23萬人,涵蓋種植、加工、銷售、包裝、運輸、技術培訓、社會化服務等領域,柿果生產主要環節機械化率達80%以上。
目前,我市水果種植面積達397.4萬畝,果園機械設備有14萬余臺(套),微耕機、果園管理機、開溝施肥機、除草機、枝條粉碎機、果園植保噴霧機等一批農業機械得到廣泛應用,水果分級機、貯藏冷鮮庫、果園采摘平臺等逐漸普及。在推進果園現代化生產中,市農機中心以全程機械化為目標和著力點,在果園生產、管理,果品初加工、包裝、貯藏等環節中,強化農機裝備作業能力,推廣和應用更多高效適用的新機具、新技術,帶動更多農民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