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暑假,在渭南師范學院外國語學院有一群學生,他們沒有選擇去舒適的寫字樓里實習,也沒有出去旅行或者海外游學,他們選擇到鄉村去,用腳步丈量田野,用汗水播灑希望,在一篇篇下鄉日記中,18位年輕的大學生記錄著每天的生活和令人欣喜的變化……
“這次活動,讓我成為一名老師,站上了講臺;而暑期調研也讓我更加深入地了解農村,愛上這片土地。”來自西安的徐詩妍懷揣著質樸心愿,報名參加了“用外語講好中國故事——外國語學院赴臨渭區閻村鎮三李村志愿支教實踐團”活動,實踐隊中像她這樣的學生還有很多。
看吶,村里來了一群年輕人!這個暑假,在渭南師范學院外國語學院有一群學生,他們的選擇不是去舒適的寫字樓里實習、不是和小伙伴去旅行,也不是去海外游學,他們選擇到偏遠的鄉村去。炎炎夏日,他們用腳步丈量田野,用汗水播灑希望,翻開一篇篇下鄉日記,18位年輕的大學生記錄著每天的生活,“驚人”的變化也在悄然發生著……
“有好多第一次在這里發生”
實踐隊員大部分來自城市,大多是不到20歲的孩子??崾顣r節他們奔向艱苦的偏遠村莊,大家都是第一次做飯、第一次講課、第一次照顧留守兒童、第一次探訪村民……
“我們是從2016年開始在三李村開展志愿支教實踐活動的,這些年一直堅持著,村子每年的變化都不一樣,環境也越來越好,學生們在這里結合專業學習,發揮自身知識、技能優勢,為鄉村發展建言獻策、有所作為,為鄉村振興作出當代大學生應有的貢獻。”渭南師范學院外國語學院黨總支副書記、副院長高軍強如是說。
賀子怡是外國語學院大二學生,之前從沒到過農村,剛到的那天晚上,她失眠了。天氣熱、蚊蟲叮、床板硬,她整晚翻來覆去,打起了退堂鼓。“當時有一個小女孩,她似乎看到我有心事,便過來說,‘姐姐,給你一顆糖。’那一瞬間,小女孩就像是一道光,我瞬間被感動了,覺得應該堅持下來,而且我做到了。”賀子怡說,學院隨即送來了空調扇、蚊香等物品,村里也積極幫助解決了有關后勤保障的事宜。
同隊的大二學生陳學旺來自天津,這是他第一次來陜西農村參加實踐活動。“這邊關中話口音比較重,剛來做調研的時候,和村民溝通比較困難,很多時候,需要本地的學生給我當個翻譯。”陳學旺說,這里的村民很淳樸,孩子們也很活潑。“我在這里主要給孩子們上羽毛球、乒乓球等體育課程,讓他們在學習之余鍛煉好身體。”
在學生們的日記中,出現了好多的第一次。
“第一次做紅燒茄子、白菜燉粉條、麻婆豆腐、青椒火腿雞蛋,分量足味道香。”
“第一次上課,課堂管理很重要。”
……
“用外語講好中國故事”
7月15日上午,在三李村便民服務中心的操場上,學生們用流利的俄語、日語、朝鮮語、英語等語言和老師一起錄制結業視頻。
“樊老師的俄語課特別有意思,不僅教我們語言,還給我們講了很多故事,包括一帶一路、中亞峰會、絲綢之路等,我以后也要學習俄語,把中國的故事用俄語講出來,讓更多人知道。”13歲的高俊豪激動地說,希望樊老師他們明年還來這里。
實踐團帶隊隊長劉蜜蜜介紹,“我們團隊的隊員主要是英語、日語、朝鮮語、俄語等專業的大一、大二學生,我們根據成員所學的專業特長及學生興趣,除了開設語文、數學、英語、體育、音樂等基礎課程外,還設置了日語、朝鮮語、俄語、啦啦操、手工制作、素質拓展等特色課程,同時定期舉辦愛國主義專題思政講座、安全教育講座等,授課內容豐富多彩。”
“老師,這題我不會做,能不能跟我講講呢?”教室里,孩子們爭先恐后地向這群“新老師”提問。除了常規的課程外,實踐團的隊員們還利用課余時間對孩子們的暑期作業以及課堂學習中遺留的難題、知識點耐心細致地講解。同時,與孩子們分享自己的解題思路與技巧,幫助他們更好地學習掌握,并提醒孩子們針對自己的薄弱點加強練習、掌握方法,在享受假期的同時要認真對待暑假作業,努力提高自己的學習成績。
“給孩子們上課,一定要準確”
“老師,這句話用日語怎么翻譯?”
“應該這樣說……”下課后,初二學生袁黃巖追上剛剛離開的“新老師”賈澤蓉。
“語言博大精深,孩子們都處于語言的啟蒙時期,特別是新的語言,而我們小語種的同學,很多也只是學了一兩年的專業知識,所以每次我們備課都非常認真,對于一些不太熟悉的,就會向專業課的老師請教,一定要給孩子們傳遞最準確的語言。”
“這幾年,師院的學生每年都來,而且一屆比一屆優秀,剛開始也就我們村的孩子,現在已經輻射到附近的廟底村、盧王村等五六個行政村,娃最多的時候一天有五六十個,從幼兒園剛畢業到初中二年級,各個年齡段的娃都有,效果很好。”三李村黨支部副書記高三峰說。
此外,實踐團通過入戶走訪的方式向居民了解當地基本生活狀況、教育情況、鄉村振興情況等。這一路上,隊員們開展實地調研,記錄村莊現狀,提出可行方案,收獲了在學校里學不到的知識與經驗,在“社會”這個大課堂中,見證了很多以前從未有過的精彩瞬間。
“老師能不能再留幾天,我還有很多問題要問你呢。”“老師你們以后還會來嗎?”……一聲聲真摯的問詢、真切的呼喚讓實踐團的隊員們潸然淚下,也讓他們在這個盛夏留下了一段難忘的回憶。